2月7日,記者從廣西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獲悉,今年廣西以南寧、柳州、賀州3個自治區試點城市為重點,側重于政府投資公共工程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全面啟動裝配式建筑試點項目建設。推廣新技術蓋房子可精準到毫米,既避免可能出現的盲目施工和返工損失,又便于施工全程可視化管理,讓房子質量更過硬。 金屬屋面多曲面、異形,裝飾面呈無規則狀……目前,正在建設的廣西文化藝術中心項目,因為獨特的外形,增加了施工難度。如何確保工程質量? “這個項目的建設,使用了BIM技術,可以實現設計院設計、工廠加工與現場安裝的無縫對接,使項目的成品精確到毫米級。”南寧市城鄉建委副主任黃贊介紹,BIM技術即建筑信息模型技術,把原本用圖紙表達設計的建筑物,用三維模型進行動態展示,從設計、施工到質量安全管理、進度管控,甚至是物料采購、竣工結算,都能實現精細分析,擁有了數字DNA,建筑物就“活”起來了。如此,施工人員相當于邊看“三維電影”邊建房,既避免了可能出現的盲目施工和返工損失,又便于施工全程可視化管理。 這是廣西推廣裝配式建筑試點的一個例子。據悉,我區從2015年開始探索裝配式建筑發展路子,2016年明確推進裝配式建筑發展的總體要求、重點任務、政策支持和保障措施。目前,廣西已經確定了南寧、柳州、賀州為自治區級建筑產業現代化試點城市,并在南寧、柳州、玉林、賀州4市建成投產4個裝配式建筑生產基地。 自治區住建廳有關負責人表示,廣西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筑將分兩個階段進行。2016~2018年為試點示范期,力爭到2018年底,培育2~3個自治區級建筑產業現代化綜合試點城市,初步建成2~3個自治區級建筑產業現代化基地。綜合試點城市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8%以上,城市建成區新建保障性安居工程和政府投資公共工程采用裝配式建造的比例達到10%以上。 |